顺势而试 二维码
顺势而试 李照山 对于试力要求,王芗斋先生指出:“初试以手行之,逐渐以全体行之。能认识此力,良能渐发,操之有恒,自有不可思议之妙,而各项力量,亦不难入手而得”;在谈到间架的要点时,先生明示:“盖全体关节无微不含屈势,同时亦无节不含放纵与展开,所谓遒放互为,故无节不成钝三角形,且无平面积,尤无固定之三角形”。由此可见,真正的试力并无定态可言。当力量聚积圆满后,其隐隐待出之感非常明显,此时,可顺应其势的体验或强化这种力量的存在,这就是顺势而试。 1、无意之自然试力 力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后,如果再继续站桩蓄力,力量也会因满而溢。我们就应该顺应其势,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试力。这种试力乃真正的试力。 2、有意之强化试力 为了强化试力的效果,或者说,为了有序地进行试力,也可在顺应其势的前提下进行有意的试力。此过程包括单臂体验和双臂体验。 3、辅助性的检验试力 此种试力是配合某些辅助性的动作进行试力。这种试力既能起到加强力量的作用,又能检验顺势而试的效果。辅助性的试力有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为基本动作练习,第二阶段为力量的检验过程,第三阶段是将试力的动作转化技击应用。辅助性的检验试力有三种形式。 (1)左右螺旋 左右两臂在身前分别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螺旋运动; 练到一定程度后,主要检验后背两侧向臂部、腕部、手部的传导情况。 (2)挤压弹簧 意想前方墙壁上有两个弹簧,两手同时向前挤压: 两手分别向前挤压: 练到一定程度后,主要检验后背中部向臂部、腕部、手部的传导情况。 (3)摇辘轳 两臂在身前做摇辘轳的动作: 练到一定程度后,检验整个后背向臂部、腕部、手部的传导情况。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以上三种检验性试力,在其将后背肌群收缩之力向臂部传导的瞬间,若能使动作的速度骤然加快,即是极好的发力过程;此外,根据左右螺旋、挤压弹簧或摇辘轳的动作特征,又可作为极强的技击性招法。 |